WeChat ID lvxinnews Intro 律新社是全国首家法律服务行业垂直媒体。传递法律服务行业最新鲜资讯。欢迎投稿或爆料! 律新社丨编辑部出品 “这是我的宝贝。这些都是珍贵的土地契证历史资料,那黑的是土地证,那绿的是房地契,那蓝的是田赋税票。”楼哉定对律新社说。在楼哉定的书架上,可以看到了他花了数十年时间收集的四、五十本不同颜色的土地契证资料册。 这些房地契、土地证、田赋税票(农业税票),被老先生按年代顺序和藏品性质登记造册,最长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。他希望通过律新社找到关心者、参与者、合作者,真正能让承载我国深厚历史的土地契证文化,不断发出它灿烂的光辉,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。 已过古稀之年的楼哉定老先生是“文革”前最后一届大学生,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,曾在老家浙江诸暨从事历史教学和教研工作数十年,退休后定居上海。 他尤记得在大学时,听老师说起过“系里30元买了一张地契”的事。“文革”前的30元在当时看来已经是巨款,同学们都惊讶地瞪大眼睛。这一幕在他脑海里印象深刻。30年后的某一天,当他在诸暨文化公园的古玩店内闲逛时,突然发现有70多份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地契与推、收税票,这使他大为惊讶。作为历史专业毕业的他,如今看到这一大堆地契,真是激动不已,于是悉数买下,并托店主帮他再留意。从此,店主也成了好朋友。他们凡是去杭州等地古玩市场,都会给他带来一些藏品。 嘉靖36年卖地契 托人代买,有时藏品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。到上海后,楼哉定得有机会去古玩市场寻宝。上海有许多古玩市场,他开始跑地摊,跑古玩店,收获倒真不小,同时还结识了一些同类的收藏朋友。 明万历8年归户由帖 楼哉定决定把重点放在古今房地契、土地证和田赋税票这些土地契证的集藏上。藏品渐渐地多了起来,他开始整理藏品和编写目录。目录的编制,使他收寻的目标更明确。网络的畅通,又给他的收藏带来了方便。 土地契证的收藏非常不易。一则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,这些土地契证因为自然、社会动乱,如灾害、战争、政治运动或家庭变故,以及契证材质自身的原因而大量消失了,即使是留存下来的,也散落在民间,难以大规模地收集;另外比如土地契证产生的时代背景、各个时期财税、土地制度的变化以及藏品内涵的释读等,都需要丰富的文史知识。何况像这样一张流转上百年的吹弹可破的契纸,不像其他藏品那样可摩挲把玩,极其容易被人忽略。 康熙48年垦荒纠纷调解帖 历史专业出身的楼哉定认为,单独成列的几张契纸可能并无太大意义,只有当它们达到一定规模、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时才能反映中国的地籍文化,发挥其史料档案的作用,体现它的历史文献价值。 杜文秀起义军粮单 为了追求“完整体系”,楼哉定收藏时一边想方设法入货,一边刻意寻求自己缺失的品种。据统计,目前他藏有全国(除香港、澳门外)明代以来的土地契证5000余份,涉及50多个新旧建制省、市,640多个县,10多种语言文字。时间跨度从1368年明洪武元年至2007年,共640余年。 伪满康德5—10年土地执照 这些藏品一是系统性强,品种齐全。三类藏品分别从明代到清代十朝到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,均无间断;二是专题性强。由于数量多、系统性强,覆盖面广,藏品还可从不同专题的研究角度提供实物资料。如我国古代房地产的买卖、威海卫英租时期的土地关系、日本侵华罪证、中共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等等;三是档次高。所藏土地契证,许多是土地契证中的珍稀品,有的或许还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。 每一份地契,楼哉定几乎都能讲出一段故事,或关于普通百姓家族的悲欢离合,或关于土地、赋税制度的历史变迁。 楼哉定收藏有安徽一位农户从道光到民国的64张田赋税票。这套徽州府歙县汪兆钧名下的田赋税票,跨越了清代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及民国六个朝代(遗憾缺了咸丰年间的)长达115年。 一家跨六个朝代的田赋税票 从这套田赋税票上看,清末及民国时期,农民的田赋负担在逐年增加。特别是光绪二十七年(1901)“辛丑条约”签订后,清政府及以后的统治者把“庚子赔款”大多加派于田赋之中,将繁重的负担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。国民政府成立后,又采取名目繁多的田赋附加形式向农民加征。 而长达115年的田赋税票,为什么均在农户汪兆钧的名下?“这是因为明清土地登记中的户名,有的本人早已不在世,用的是‘虚名’。赋税册籍中户名、税额相对凝固,而民众土地产权经常变动,二者不同步。官府只关心完成税额,难以要求纳税者真正名实相符,因为及时登记造册又需要很高的成本。”楼哉定说。 楼哉定收藏有有关“洪宪”的三份田赋税票。这三张税票分别是安徽省绩溪县民国五年加盖红色“洪宪”印戳的《丁漕上、下忙串票》;安徽省黟县洪宪元年即阴历丙辰年的《地丁上、下忙串票》;安徽省休宁县洪宪元年加盖“中华民国五年”印戳的《地丁上、下忙串票》。这三张发黄的税票,让我们看到了袁世凯短短83天来去匆匆的复辟帝制闹剧。 反映“洪宪”闹剧的田赋税票 在楼哉定看来,土地契证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、经济和社会制度,为研究我国的社会变迁和历代的土地管理、房地产交易方式、交易价格、税收缴纳及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法律关系,提供了多层次、多层面的实物资料。 一张早已发黄的契纸,纸上的土地可能流转了不知道多少次,而它也早已失去过去承载的法律意义,但通过它依然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土地权籍的管理、交易及纳税的真实情况以及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盛衰——家道兴旺时,农人的名字骄傲地填在“买地者”一栏;家境没落时或遭受外来侵略时,卖地者又不得不在变卖祖产的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。 民国27年陕甘宁边区土地证 、日军制造“千里无人区”集家并村土地执照 上海道契 同时,土地契证还留下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造纸术、印刷术、书法、篆刻等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光辉,藏品文化含量很高,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法律研究价值,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献。 但由于自然灾害、战争、政治运动、政权更替或家庭变故等原因,目前这些土地契证已存世不多,也难以大规模的收集。到目前为止,我国也没有国家级的土地契证博物馆,珍贵的文化遗产急待我们去发掘、去抢救、去保护。 黄帝纪元4609年江西军政府地契 粤军总司令部土地执照 目前所发现的我国最早有毛泽东头像的土地证 近年来这已引起国家和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。尤其是各地博物馆、档案馆开始广泛征集和抢救,土地房产管理部门也在关注和行动,已出现了可喜的现象。 鉴于楼哉定目前的藏品已有一定数量和档次,且纸制品的收藏和保存难度很大,如何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,如何利用好这些历史文献资料,如何让这些土地契证找到合适的归宿?成了他的一件心事。他希望能找到关心者、参与者、合作者,他希望真正能让承载我国深厚历史的土地契证文化,不断发出它灿烂的光辉,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。 楼哉定寻觅的那个人,是你吗? 如果你对土地契证文化有兴趣,愿意一起加入到研究和收藏的队伍中,可以通过律新社与楼哉定老先生取得联系。 楼哉定 1945年出生,浙江省诸暨市教育系统退休,现定居上海。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